直积 / 直和 / 张量积 辨析#
简述:在数学与物理文献中,“直积”(Direct Product)、“直和”(Direct Sum)与“张量积”(Tensor Product)常被混用。最可靠的区分方法是看它们对维度的处理:是“相加”还是“相乘”。
来源链接:
https://www.changhai.org/forum/collection_article_load.php?aid=1186358149
直积有时候称为“完全直积”,以区别于“离散直积”(就是直和)。
另外还有个叫做笛卡尔积的,这是对集合的操作。 集合上是不是线性空间,有没有算符都无所谓。
问题核心#
“直积”一词在不同上下文中含义模糊:有文献把它当作张量积的同义词(常见于某些 QM 教材),也有文献把它表示为集合上的笛卡尔积或因而导致的直和(常见于流形与几何场合)。
两类基本操作#
-
维度相加(直和,Direct Sum)
- 符号:V\oplus W
- 作用:把互斥或不重叠的子空间拼接为一个更大的空间。
- 维度:\dim(V\oplus W)=\dim V+\dim W
- 物理/示例:
- Fock 空间:\mathcal{F}=\mathcal{H}_0\oplus\mathcal{H}_1\oplus\mathcal{H}_2\oplus\cdots
- 流形乘积处的切空间为直和(如 AdS_5\times S^5 是 5+5=10 维,而不是 25 维)
-
维度相乘(张量积,Tensor Product)
- 符号:V\otimes W
- 作用:构造能同时描述两个系统并可发生纠缠的复合空间。
- 维度:\dim(V\otimes W)=\dim V\cdot\dim W
- 物理/示例:
- 复合量子系统:\mathcal{H}_{\text{total}}=\mathcal{H}_{\text{orb}}\otimes\mathcal{H}_{\text{spin}}
- 度规张量的基底由切空间基底的张量积生成:\partial_\mu\otimes\partial_\nu(4\times4=16 个基)
物理中的命名约定#
- 有些 QM 教材把“张量积”称作“直积”——这是命名约定,不改变数学结构。
- 在微分几何、广义相对论与 QFT 中,常严格使用“张量积”与“直和”的区分。
如何避免混淆(实用建议)#
- 不要只看作者用词,立即检查上下文或计算维度变化:
- 若结果是维度相加(或矩阵块对角),则为直和 \oplus。
- 若结果是维度相乘(或使用 Kronecker/张量积矩阵形式),则为张量积 \otimes。
总结:关注运算对维度的影响比记住术语更可靠:相加→直和, 相乘→张量积。
张量积 (\otimes):用于组合“共存”的、不同的系统 (AND)。
-
对态矢/空间: 组合两个同时存在的物理系统。
-
例子: 两个粒子的系统 \mathcal{H} = \mathcal{H}_1 \otimes \mathcal{H}_2。
-
例子: 一个粒子的轨道和自旋 \mathcal{H} = \mathcal{H}_{orb} \otimes \mathcal{H}_{spin}。总的态矢是 \sum c_{ij} |\psi_i\rangle_1 \otimes |\phi_j\rangle_2 这样的线性组合(可能纠缠)。
-
-
对算符: 描述如何在一个复合系统上定义算符。
-
例子: 只作用于第一个粒子的算符 A 写作 A \otimes \mathbf{1}。
-
例子: 描述两个粒子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,可能包含 S_z^{(1)} \otimes S_z^{(2)} 这样的项。
-
直和 (\oplus):用于组合“互斥”的、正交的子空间 (OR)。
-
对态矢/空间: 将一个大的希尔伯特空间分解为几个相互正交的子空间。
-
例子: Fock 空间 \mathcal{F} = \mathcal{H}_0 \oplus \mathcal{H}_1 \oplus \mathcal{H}_2 \oplus \dots。一个态矢要么在0粒子空间 \mathcal{H}_0,要么在1粒子空间 \mathcal{H}_1,要么是它们的叠加。但一个1粒子态和一个2粒子态是天然正交的。
-
例子: 由于对称性(如宇称),希尔伯特空间分解为偶宇称空间和奇宇称空间 \mathcal{H} = \mathcal{H}_{even} \oplus \mathcal{H}_{odd}。
-
-
对算符: 当一个算符(如哈密顿量 H)保持这些子空间不变时(即 H 不会把一个偶宇称态变成奇宇称态),这个算符就是块对角化的。
- 例子: 这样的 H 可以写作 H = H_{even} \oplus H_{odd}。在矩阵形式上,它看起来像:$$ H = \begin{pmatrix}
H_{even} & 0 \
0 & H_{odd}
\end{pmatrix}$$
- 例子: 这样的 H 可以写作 H = H_{even} \oplus H_{odd}。在矩阵形式上,它看起来像:$$ H = \begin{pmatrix}
| 类型 | 符号 | 意义 | 常见场景 |
|---|---|---|---|
| 直和 (direct sum) | \mathcal{ H_1} \oplus \mathcal{H_2} | 描述“系统只能处于H1或H2之一”的情形(离散可分子空间) | 自旋空间的不同分量、散射态与束缚态的并合空间 |
| 张量积 (tensor product) | \mathcal {H_1} \otimes \mathcal{ H_2} | 描述“两个系统组成一个复合系统” | 两粒子系统、角动量耦合、量子纠缠 |
在物理中的具体写法#
包括三个部分:
(A)形式化(纯线性代数)写法,
(B)指标记号写法,
(C)量子力学中的 braket 记法。
并且我会区分“直和”(direct sum)、“张量积”(tensor product)和“直乘”(direct product/有时也称直积,但在线性空间背景需澄清)三者。再分别用一个量子力学例子和一个广义相对论例子来说明。
假设我们所用的域为 F(例如 \mathbb{R} 或 \mathbb{C})。
1. 向量空间、对偶空间、矢量与对偶矢量#
1.1 形式化写法#
- 设 V 是一个 F 上的向量空间。
-
定义其对偶空间(dual space):
V^*=\{\,f:V\to F\mid f\ \text{为线性映射}\,\}. -
若 \{e_i\}_{i=1}^n 是 V 的基底,则定义对偶基底 \{e^i\}_{i=1}^n\subset V^* 满足
e^i(e_j)=\delta^i_j. -
任取矢量 v\in V,可写为
$$
v=v^i e_i,\qquad v^i\in F.
$$
* 任取对偶矢量 \alpha\in V^*,可写为$$
\alpha=\alpha_j e^j,\qquad \alpha_j\in F.
$$
* 它们的自然配对(evaluation)为\alpha(v)=\alpha_j v^i e^j(e_i)=\alpha_j v^i \delta^j_i=\alpha_i v^i.
1.2 指标写法#
- 矢量分量写作 v^i(上标,反变)。
- 对偶矢量分量写作 \alpha_i(下标,协变)。
- 配对写作 \alpha_i v^i(重复指标求和)。
-
基底变换时,矢量分量“反变”:
v'^i={M^i}_j v^j,对偶矢量分量“协变”:
\alpha'_i=\alpha_j {(M^{-1})^j}_i,其中 M 为基变换矩阵。
1.3 braket 记法(量子力学版)#
- 在量子力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希尔伯特空间 \mathcal H,态向量写作 |\psi\rangle\in\mathcal H。
- 对偶矢量对应的是 \langle\phi|\in\mathcal H^*(狄拉克 bra)。
- 配对写作 \langle\phi|\psi\rangle,这是一个标量。
-
若 |\psi\rangle=v^i|e_i\rangle,则 \langle\phi|=\overline{\alpha_i}\langle e^i|,那么
\langle\phi|\psi\rangle=\overline{\alpha_i}\,v^i.
2. 直和(Direct Sum)、直乘(Direct Product)与张量积(Tensor Product)#
这里常见混淆在于“直乘”一词在不同文献里有不同用法。为避免混淆,先说明各自定义。
2.1 形式化写法#
2.1.1 直和#
设 V_1 和 V_2 是 F-向量空间。定义
其加法与数乘按分量定义:
$$
(v_1,v_2)+(v'_1,v'_2)=(v_1+v'_1, v_2+v'_2),\qquad
a\cdot(v_1,v_2)=(a v_1, a v_2).
$$
若为有限维,\dim(V_1\oplus V_2)=\dim V_1+\dim V_2。
2.1.2 直乘(笛卡尔积/物理语境说明)#
“直乘”在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同。若指集合意义上的笛卡尔积 V_1\times V_2,并在其上赋予向量空间结构,它与 V_1\oplus V_2 本质等价(作为向量空间)。但在物理文献中,有时说 “direct product” 实际上意指张量积。为避免歧义,本文中把“直乘”专指笛卡尔积/直和的集合并列结构(非张量耦合)。
2.1.3 张量积#
设 V 和 W 是 F-向量空间。张量积 V\otimes W 具有泛性质:存在双线性映射
使得对任意线性空间 X 与任意双线性映射 b:V\times W\to X,存在唯一线性映射 \tilde b:V\otimes W\to X 满足
若 \{v_i\} 是 V 的基,\{w_j\} 是 W 的基,则 \{v_i\otimes w_j\}_{i,j} 是 V\otimes W 的基,故(有限维)
一般元素可写为有限线性组合 \sum_{i,j} c_{ij}\, (v_i\otimes w_j)。
2.2 指标写法#
设 \dim V=m,\ \dim W=n,基分别为 \{e_i\}_{i=1}^m,\ \{f_j\}_{j=1}^n。
- 在 V\oplus W 中,一个元素可以写为 (v^i e_i,\ w^j f_j).
- 在 V\otimes W 中,一个纯张量写为
$$
(v^i e_i)\otimes(w^j f_j)=v^i w^j\,(e_i\otimes f_j),
$$
更一般的元素为 \sum_{i,j}T^{ij}\,(e_i\otimes f_j). -
若引入对偶空间,则类型为 (r,s) 的张量可写为
$$
T^{i_1\ldots i_r}{}{j_1\ldots j_s}\, (e\otimes\cdots\otimes e_{i_r}\otimes e^{j_1}\otimes\cdots\otimes e^{j_s}),$$
其中上标为“矢量方向”(逆变指数),下标为“对偶矢量方向”(协变指数)。
2.3 braket 记法(量子力学)#
- 若系统 A、B 的希尔伯特空间为 \mathcal H_A,\mathcal H_B,合成系统的态空间为 \mathcal H_A\otimes\mathcal H_B(不是直和)。
- 直和通常表示“系统 A 或 系统 B”的选择性合并;张量积表示两个系统“同时”存在并可纠缠。
-
若 |\psi_A\rangle\in\mathcal H_A,\ |\phi_B\rangle\in\mathcal H_B,合态可写为
|\psi_A\rangle\otimes|\phi_B\rangle\equiv|\psi_A,\phi_B\rangle. -
合态的一般表示为 \sum_{i,j}c_{ij}\,|e_i\rangle_A\otimes|f_j\rangle_B,不总能写成单一纯张量(即存在纠缠态)。
2.4 直和 vs 张量积 vs “直乘”的关键区别#
- 直和 V_1\oplus V_2:并列合并,维度相加,元素形如 (v_1,v_2).
- 笛卡尔积/“直乘” V_1\times V_2:集合意义上的有序对;若赋予向量空间结构则等同于直和,但与张量积不同。
- 张量积 V\otimes W:表示两个空间同时参与的耦合结构,维度相乘,元素可为一般线性组合 \sum_{i,j}T^{ij}(e_i\otimes f_j);许多元素不是纯张量 v\otimes w,因此可表征纠缠等耦合现象。
-
公式区别:
\dim(V_1\oplus V_2)=\dim V_1+\dim V_2,\qquad \dim(V\otimes W)=\dim V\cdot\dim W.
3. 举例:量子力学 & 广义相对论#
3.1 量子力学例子:两个自旋-½ 粒子系统#
- 单粒子状态空间 \mathcal H_1\cong\mathbb{C}^2,基为 \{|+\rangle,|-\rangle\}.
- 两粒子系统状态空间为 \mathcal H=\mathcal H_1\otimes\mathcal H_2\cong\mathbb{C}^4。若误用直和 \mathcal H_1\oplus\mathcal H_2,则表示“一个粒子在系统1 或 系统2”,而非“两个粒子同时存在且可能纠缠”。
-
未纠缠态:
$$
|\Psi\rangle=|+\rangle_1\otimes|-\rangle_2\equiv|+,-\rangle.
$$
* 纠缠态示例(Bell 态):$$
|\Phi^+\rangle=\frac{1}{\sqrt2}\big(|+\rangle_1\otimes|+\rangle_2+|-\rangle_1\otimes|-\rangle_2\big),
$$
不能分解为單一的 |v\rangle_1\otimes|w\rangle_2。
* 指标记法:若系统1基为 e_i,系统2基为 f_j,则|\Psi\rangle=v^i w^j\,(e_i\otimes f_j).
3.2 广义相对论例子:应力-能量张量与矢量、对偶矢量#
- 在广义相对论中,切空间 T_p(M) 是一个四维实向量空间。矢量写作 v^a,对偶矢量写作 w_b。
- “直和”将两个切空间并列 T_p(M)\oplus T_p(M) 在物理上不常用;常见的是张量结构。
-
应力-能量张量 T^{ab}(类型 (2,0))或 {T^a}_b(类型 (1,1))属于
T^{ab}\in V\otimes V,\qquad {T^a}_b\in V\otimes V^*. -
指标表示(示例):
T^{ab}=\rho\,u^a u^b + p\,(g^{ab}+u^a u^b),其中 u^a 为 4-速度,\rho 为密度,p 为压强,g^{ab} 为度规张量。
* 自然配对(标量)为 w_b v^b。虽然 braket 在 GR 中不常用,但形式上可类比为 \langle w|v\rangle=w_b v^b。
4. 总结与提示#
- 矢量与对偶矢量是不同对象,务必区分上标/下标。
- 直和(或笛卡尔合并)与张量积本质不同:前者为“或/并列”合并,后者为“同时/耦合”合并,维度与元素形式均不同。
- “直乘”一词需看语境:在物理文献中有时指张量积,建议明确使用 \oplus 或 \otimes。
- 熟练在三种写法间转换:形式化(基与坐标)、指标(v^i,\ \alpha_j,\ T^{ij}{}_{k\ell})、braket(|\psi\rangle,\ \langle\phi|,\ |\psi,\phi\rangle)。
- 例子表明:量子系统耦合用张量积;广义相对论中的张量多由张量积构成;直和用于状态选择型合并较多。
参考链接:
-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ensor_product "Tensor product"
- https://cns.gatech.edu/~predrag/courses/PHYS-6124-12/StGoChap10.pdf "Vectors and Tensors (chapter)"
- https://quantum-abc.de/Tensor_products.pdf "Tensor products (intro)"
一、集合论层面:笛卡尔积的定义#
设 A, B 是两个集合,则它们的**笛卡尔积**定义为:
它的元素是**有序对 (a,b)**,表示“一个来自 A,一个来自 B”的组合。
性质:
- 是一个 集合;
- 没有加法、乘法等代数运算;
- 若 A 有 m 个元素,B 有 n 个元素,则
$$ |A\times B| = mn; $$
- 常见于“定义函数域”或“关系”的场景,例如 f: A\times B\to C。
例子:
这是一个平面上的点集(但此时还**只是集合**,尚未有向量结构)。
二、代数结构层面:直积(direct product)#
当 A、B 各自拥有**代数结构**(如群、环、线性空间)时,我们可以在它们的笛卡尔积上**定义代数运算**。
这样得到的结构叫作**直积**。
群的直积
设 (G_1,\cdot) 和 (G_2,\cdot) 是群,则它们的**直积群**定义为:
配上分量定义的群运算:
性质:
- 单位元为 (e_1,e_2);
- 逆元为 (g_1^{-1}, g_2^{-1})。
2️ 向量空间的直积(或直和)#
设 V, W 是定义在同一域 \mathbb{F} 上的向量空间。定义:
并规定:
于是 V\times W 成为一个**新的向量空间**。有时也记作 V\oplus W,若维度有限时两者等价(即同构)。
张量积#
虽然 V\times W 是一个线性空间,但它的线性结构是:
$$
c\,(v,w) = (cv, cw),
$$
这意味着两个分量受到**同一个标量**作用。
而双线性需要的是:一个标量作用在 v,另一个标量作用在 w,并且二者乘积 ab 出现在结果中。
具体对比:
| 性质 | 直积的标量作用 | 双线性的标量作用 |
|---|---|---|
| 描述 | c(v,w)=(cv,\,cw) | B(av,bw)=ab\,B(v,w) |
| 要求 | 单一标量同时作用两分量 | 两个标量各自作用并相乘 |
因此:
在 V \times W的结构中,标量只出现**一次**,
而在双线性结构中,标量出现**两次(相乘)**。
这就是为什么“直积”不能表示双线性结构。
张量积如何修正这个问题#
张量积 V\otimes W 是通过“强制”实现双线性关系而得的空间。我们定义等价关系:
这一步把直积空间“线性化”到双线性世界。
于是:
就是**把单一标量线性**扩展为**双标量线性**的过程。
张量积 实现双线性结构的方法。
为什么要用张量积?
因为我们希望研究双线性映射B: V\times W\to X .
1 | |
所以实现了一个新的线性空间 v \otimes w,使得这个空间 v \otimes w 存在到X的线性映射。
比较数学化的语言:
张量积 V\otimes W 是一个向量空间,配有一个双线性映射:
满足以下 “泛性质” (universal property):
对任意向量空间 X 和任意双线性映射 B: V\times W\to X,
存在唯一的线性映射 \tilde{B}: V\otimes W \to X,使得B(v,w) = \tilde{B}(v\otimes w)\quad \forall v,w.
这一性质使得我们可以把双线性映射「线性化」。
构造方法(从直积到商空间)
-
从直积空间出发
我们从自由向量空间 F(V\times W) 开始,即以 V\times W 为基的所有有限线性组合:
\sum_i a_i (v_i, w_i). -
加上线性关系(生成等价关系)
为了让 (v,w)\mapsto v\otimes w 成为**双线性映射**,我们必须在这个自由空间中“强制”以下等式成立:
\begin{aligned} (v_1+v_2, w) &\sim (v_1,w) + (v_2,w),\\ (v, w_1+w_2) &\sim (v,w_1) + (v,w_2),\\ (a v, w) &\sim a(v,w),\\ (v, b w) &\sim b(v,w). \end{aligned} -
取商空间
定义:
V\otimes W = F(V\times W) / R,其中 R 是由上述所有关系生成的子空间。
在这个商空间中,我们记等价类为 v\otimes w = [(v,w)]。
创建日期: 2025-11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