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配图
色视觉原理#
原理部分可见费曼第一卷中的内容。
这里简述一下,可见光通常指人眼能够感知的电磁波波长范围,大约在 380nm 到 750nm 之间。
我们可见的就是在380nm 到 750nm的能谱的一个叠加。 实际上是一个无穷维希尔伯特空间的一个矢量。
而人眼这个探测器(视锥细胞),是无法分清楚如此多的矢量的。人有3种视锥细胞。 不同波长的光对3种细胞的激活程度不同故而反应出来了不同的颜色。 实际上人眼这个探测器把一个无穷维的希尔伯特空间通过卷积(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探测效率卷积)降维成了一个三维流形。
色品图之所以呈现为二维,是因为它是一个三维颜色空间的二维投影。这个投影简化了三维CIE XYZ色彩空间,使得颜色信息能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,便于观察和分析。
1 2 3 4 5 6 7 |
|
人可能会因为基因和疾病的原因,导致其中几种视锥细胞无法正常工作。这便是色弱或者色盲。比如对
自然界种,也存在着和人不同的感光器官性能不同的动物。比如皮皮虾有16种视锥细胞(恐怖如斯),皮皮虾可见波长范围也比人类广,甚至可以探测到光的偏振状态。
科研配色原则#
此部分参考了Coloring Chemistry。
主要有三点要求:1. 配色是辅助. 2.与明度变化一致。3.色弱色盲对策。
简单来说就是色彩这个三维流形。 不管你怎么降维都应该是有着颜色随着数值单方向变化的图。不能转成灰度图之后发现灰度随着数值增加一会变大一会变小。
配色的作用应该是辅助的而非必须的#
考虑使用不同的纹理、符号、排版或注释。
填色图应该选择感知一致的配色方案#
感知一致(perceptual uniform)指的是颜色所包含的信息要与明度的变化趋势一致。
色盲、色弱对策#
有用的网站#
最后更新:
2025-04-15
创建日期: 2025-04-14
创建日期: 2025-04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