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DC 漂移室模拟方案#
参考资料与教学#
1. 漂移室原理#
2. Geant4 模拟#
3. PDC 探测器技术文档#
PDC 指标#
1. 设计与用途#
PDC探测器(质子漂移室)用于测量与束流速度相近(projectile-rapidity)的质子的动量,放置在SAMURAI磁铁下游。为减少探测器平面数量,PDC采用阴极读出法获取位置信息,阳极平面使用Walenta型漂移室,8毫米漂移长度设计减少阳极线数量。为探测多粒子事件,阴极线采用三种方向:0度、+45度和-45度。
注:PDC采用阴极读出(cathode readout)。当电离产生的电子向阳极丝漂移并引发雪崩时,会在附近的阴极条上产生感应电荷,通过读取这些感应电荷来确定粒子的位置。
2. 主要参数#
- 有效面积:1700mm × 800mm
- 阳极线:金-钨/铼合金,30μm直径,间距16mm,漂移长度8mm
- 阴极线:金-铝合金,80μm直径,间距3mm
- 阳极-阴极间隙:8mm
- 阴极条宽度:12mm(每4根阴极线合并成一个条)
- 供电:阳极线施加正高压,势线施加轻微负高压
- 配置:阴极(U)-阳极(V)-阴极(X)-阳极(U)-阴极(V)
- 运行气体:Ar+25% i-C4H10 或 Ar+50% C2H6
PDC结构示意图
PDC丝室结构。X, U, V 层通过不同方向的丝(或条)来确定粒子穿过的二维位置。例如,X 层的丝通常垂直于X轴,用于精确测量X坐标。
3. 读出方案与发展#
- 初始方案(已测试):为减少读出通道,曾测试电荷分割读出法,将阴极条通过电阻串联,每8个条通过一个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读出。原型探测器(600mm × 480mm)对X射线取得1mm(rms)位置分辨率,但无法正确处理两个质子事件。
- 新方案(开发中):为解决多粒子问题并提高分辨率,开发新读出电路。每个阴极信号直接连接到前置放大器、整形器和采样保持电路,在前端板(FEB)数字化。预计位置分辨率提升约5倍,需约810个读出通道。
模拟方案概述#
需要自行构建 PDC 探测器。Geant4 能够精确模拟粒子与气体分子的电离过程。我们的替代方案如下:
- 用 Geant4 模拟粒子穿过漂移室气体。
- 在 Geant4 的用户动作类(SteppingAction)中,记录所有电离事件(能量沉积)的位置。
- 在每根丝附近构建 Sensitive Detector,将最近漂移距离作为时间,总沉积能量作为幅度。
- 该方法将“点火”简化为“附近发生了电离”,忽略了电子漂移时间、扩散和雪崩增益等复杂过程。
方法局限#
- 忽略电子漂移:实际电离产生的电子会沿电场线漂移,而不是简单地朝最近的丝线移动。在高电场区,电子会产生雪崩,这是“点火”过程。此方法无法模拟这一点。
- 无法模拟信号形状和时间:未考虑漂移时间,无法得到信号的精确时间信息和波形。
- 无法模拟增益:Geant4 本身不模拟雪崩过程,无法得到每个“点火”事件的信号增益。
1. 物理模型简述#
- 用 Geant4 构建 PDC 漂移室几何和气体材料。
- 粒子(如质子)穿过气体时产生电离,能量沉积被记录。
- 在 SteppingAction 中,判断电离事件是否靠近某根丝(anode wire),将最近距离作为漂移时间,能量沉积作为信号幅度。
- 忽略电子漂移过程、雪崩增益和信号波形,仅模拟空间分布和能量响应。
2. 几何与材料构建#
- 定义气体混合物:如 75% Ar + 25% i-C4H10,1 atm。
- 构建漂移室盒体:用 G4Box 或 G4Trap 表示气体体积。
- 构建丝阵列:用 G4Cylinder 或 G4Tubs 表示阳极丝,按实际位置排布。
3. 敏感体设置#
- 将气体体积设置为 Sensitive Detector(SD),在 SD 中记录每一步的能量沉积和位置。
4. SteppingAction 实现#
- 在 UserSteppingAction 中,判断每一步是否发生在气体体积内。
- 计算该步到最近丝的距离,作为漂移距离。
- 记录能量沉积、位置、最近丝编号等信息。
5. 数据输出#
- 每个事件输出所有“点火”信号(可用 TTree/TClonesArray),包括能量、位置、最近丝编号、漂移距离等。
最后更新:
2025-08-26
创建日期: 2025-08-25
创建日期: 2025-08-25